我開始懷念大學時代玩過的一些配置,全音域單體喇叭/號角喇叭搭配小功率的真空管機,尤其是直熱三極管;那種柔順的甜美,在一天疲憊的工作後,在一盞昏暗的小燈陪伴下, 攤在沙發上享受一本好書,聽著noon的音樂,讓剩下的事情交給明天處理,而今天剩下的時間就讓他伴隨著燭光燃燒殆盡。
我曾經想過重新裝一台當初的管機,Sun Audio SV-2A3,可惜台灣已經沒有人引進,而且看過現在2A3的價格,只剩下蘇聯管還在可以買的價格,一些老的美國管已經遠超過我可以承受的價位。
1619是直熱的五極管,雖然不如2A3是三極管,但是仍然保有直熱管的特性,那種透過直接加熱陰極所帶來的細節量,是旁熱管所缺少的,五極管雖然不如三極管簡單直接,但是透過UL接法與三極接法,也可以帶來接近三極管的風味。更重要的是市面上使用的人少,價位遠低於2A3,更可以大手使用不用擔心換管所帶來的荷包負擔。
這次的零件選擇,由於有後備的計畫(1619改為2A3),所以在主要零件都是以主聆聽系統的標準來規劃,而非實驗機。
機殼與變壓器是使用管迷工坊的,管迷的機殼在內部空間與規劃靈活度上都不錯,搭配自家變壓器的好處是幾乎沒有額外鑽孔開洞的需求。電容部分這次以Mundoff為主,但是陰極電容與推動級的退交連電容仍是用之前用習慣的ROE與BC;電阻部份在小功率部分使用碳精電阻而大功率部分則用Philip。
經過了一周的調適與兩周的燒機之後,很高興這次試做的1619單端大成功。
雖然不可避免的,直熱管所特有的交流哼聲在耳朵貼近喇叭後還是有聽到,但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(8ohm負載下約5mV),但是直熱管所帶來的細節與真實感是旁熱管所難以追上的,至少這部分的交換我可以接受。
聲音的部分感覺Mondoff的加持真的有幫助,小細節的再生度十分的高,與隔壁的ANK相比,如同摻了蜂蜜的泉水,清澈中透出一股甜蜜。
我最近滿喜歡裝MJ無線上的線路,尤其是一些日本玩家對於管機參數的調整與拿捏,我覺得遠比台灣找著到的線路更平衡,畢竟這些線路都必須經過公眾的考驗。
搭配JBL的細節已經很驚人,但是換上最進入手的麥克風喇叭,那種傳真性,如同我第一次聽到的Grado高階耳機,小提琴的擦弦與女高音的尾韻,都令人驚艷。JBL那厚實的中音域與Tangband纖細敏感的高音表現,讓我難以取捨,有時候會兩邊都聽過一次,因為每邊都有不同的感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