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

MyGainClone計畫始動_Step01




整流部份,兩聲道先共用一片,保留後續Dual Mono的空間

2013年2月7日 星期四

MyGainClone計畫始動_Step00


















在高鐵上隨手找資料列出的線路與參考值
變壓器的部份會改用18-0-18,聽說電壓低一點聲音會比較柔和(無力)

2013年2月5日 星期二

米勒 ML202 USB電源

 之前用過米勒ML102就給我滿好的印象,首先是小巧,此外就是除了用18650當電力來源外,也可以給18650充電,對於我這種隨身會帶18650手電筒的人而言,算是很實用的配件。

ML202算是彌補了ML102一些不足的地方,首先就是電流加倍,ML202可以視為將兩組ML102並聯使用,輸出大一倍,但是如果只有單顆18650的話也可以使用,使用的彈性更大。一次可以充兩顆18650電池,電池的調度上更方便。

比較麻煩的地方就是預設的充電孔是DC孔而非Micro/MiniUSB,因為考量到充電需要2A以上的輸入電流,對於一般USB電源來講不容易達成,不過電路板上有預留零件位置,可以自己焊接頭上去。




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

Chris Reeve Sebenza...認真做好每個細節

如果讓我選一把刀作為一生的夥伴,直刀我會難以決定,因為選擇太多,但是折刀的選項只會有一個,就是CR的Sebenza,沒有第二個選項。
簡單,洗煉,可靠,好維護是我對CR的印象,而在這六七年用刀生涯中,Sebenza是唯一經得起考驗的選擇。

當看完影片後,我問自己這五個困擾我很久的問題
Q1. 鋼材的選擇,你買的是硬度還是使用經驗?
Q2. 所謂的品質到底要怎樣去判斷?
Q3. 刀身幾何應該如何選擇?
Q4. 這麼貴的刀,到底好在哪裡?
Q5. 我應該買Sebenza嗎?



你找到答案了嗎?

隨筆:反思...比低價的世界到底問題在哪裡?

最近看到一篇文章"什麼都比低價 國家就完了",整篇文章雖然提到在一切向價格看齊的情況下,問題會有多嚴重,但是我對於後面透過開放市場的方式,讓一切重回市場機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想法不是很同意,最終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本源,為何只能比較價格?

低價其因有自,物廉所以價低,一分錢一分貨,在相同的Spec下,當然是低價的有優勢,但是如果本來就是優質的產品,是否就值得付出較高的價格?

識貨所以懂得行情,我覺得一個產品價位應該是透過客戶需求、產品規格、品牌口碑這幾個方面來決定。

產品規格是否符合客戶需求?
這兩者是相符相成,首先需求方要瞭解自己所需要的人事物到底是怎樣,瞭解市場定價的機制,瞭解規格間的差異。

以人力市場為例,學歷是一種投資,你花費時間跟金錢在一種風險投資上,最好的情況是你找到符合學歷的工作,最糟的情況是失業,就業市場是呈現金字塔分配,越高學歷,越高技術的工作需要的人數越少,而你讀越多的書,也要有對應的成績才可以在高階工作機會中有對應的機會。

大學的普及化讓畢業生的差異性變小,無法量化的表現出個體的規格差異,你就只能混在一起去碰運氣,在這個情況下,證照、在校成績、工作經驗等等可以讓你突出於其他競爭者的特色就是關鍵。

購買方的教育應該是更重要的一環,如何讓購買方,也就是人力市場的雇主瞭解到人才的差異性,以及使用優質人才所帶來的遠景,這應該是更重要的,如果雇主分不出使用不同等級人才的差異,你又如何要求雇主提供更高的薪水?

對於一個職缺,如果本身沒有特殊要求,那找22K與找30K是否有差?

貨好不代表價好,明珠總可能暗投,如果買主不識貨,你又如何賣出價差?還是要隨波逐流?

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

Enzo Trapper 95/105

最早看到Enzo的刀是幾年前在刀版上看到好心人分享Enzo的北歐刀刀胚。
 除了許多漂亮的北歐刀胚外,網站中最吸引我的就是Trapper系列,加上當時剛開始迷上Bushcraft的用刀方式,我就定了最上面那把D2的Curly birch。以99歐折合台幣五六千的刀,其實還算值得,可惜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,刀柄的Curly birch並沒有經過穩定化,在表面的蠟磨損後,開始會吸收水汽變形,刀柄與刀身開始出現分離的現象。
 感謝My favorite things引進Enzo,讓我又有機會重新體會這把老朋友。
我又先後買了兩把Micarta柄的Trapper套件
 加工的部份我就懶得提了,不外乎用AB膠把柄黏在刀胚上,用電動工具把凸出來的對鎖螺絲磨平加上一些見不得人的打磨。
 12C27的鋼材雖然不是我心中首選的O1,但是以Mora以及之前用過的經驗,是不貴但是十分好用的刃物鋼。
 這幾年我對於鋼材已經沒有那種迷思,至少我現在很討厭一些高科技鋼,像是CPM M4或是ZDP189。因為我要花太多功夫處理。如果我不會磨刀,也許HRC60+的鋼材會很吸引我,我可以用很久很久才需要研磨一次,但是這也代表我必須忍受刀子鋒利度不足下,所帶來的不便,因為磨刀太費工夫。使用S30v/S35v/D2/O1/12C27/440C這些大約HRC55到HRC58的刀,雖然用一兩週就會感覺到輕微不鋒利,但是我可以花10分鐘快速的把刀子整理回夭壽利的程度。CPM M4以我的經驗用水磨石會磨不動,必須出動鑽石磨刀石。
 Micarta刀柄也是這次吸引我的主因,我最早對於Micarta的好印象源自於Ontario Rat 7,接近牛仔褲布料的吸水性與手感,讓我即便手濕濕也不用擔心手滑。
 3"的刀刃長度也是Bushcraft的理想長度,因為你要處理的東西是可以一手握住的東西。Bushcraft中,燃料的取得是很重要的環節,此外就是輔助工具的製作,而這兩者都與木材(樹枝)的處理有關,但是Bushcraft中,不同階段的材料處理會使用不同的工具,鋸子將長的樹枝樹幹截短到適當的長度(50cm上下),透過斧頭將樹幹劈開成方便處理的粗細,再使用小刀細加工。適才適用是重點。而你要處理的木材必須是你可以拿在手中的木材,也就是小於3"直徑的木材。
如果想嘗試Bushcraft而不是wilderness survival,如果你偏好Ray Mears而不是Bear Grylls,那Enzo的Trapper 95會是不錯的選擇,而感謝My favorite things引進Enzo的套件,花一個週末與幾張砂紙,你就可以用還不錯的價格弄到一把還不錯的Bushcraft小刀。

參考資料:
Ray Mears
Bear Grylls
還不錯的Bushcraft討論串(英文)

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

UcD180 環形變壓器版


最早接觸UcD180應該是我大四的時候,剛好是DIYzone最輝煌的時代,大量的新套件與玩具現身。那時候D類還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,雜誌上雖然時有器材介紹,不過多半是日系的高價概念機種,從YAMAHA到SONY,而實際上聽說可以買到的D類放大,多半是用在中低價的重低音上,一般使用範圍的擴大機,還是AB類的天下。

UcD給我出乎意料的好聲音,簡單的配上一對20000uF濾波電容,使用大容量(300w)環形變壓器,清澈的高頻與力道十足的低音表現,讓我從此對D類結下不解之緣。

這此次的UcD模組大概是三四年前就買了回來,但是一直沒空處理機箱與變壓器備料,拖拖拖到現在。變壓器是請認識的朋友聯絡訂做,整流濾波後剛好45v,接近UcD180的上限。機箱則是發現電料行在賣的防水儀器箱,剛好可以塞下,開孔是在朋友介紹的興城街加工廠處理。濾波電容也是凹朋友出貨用的備料。UcD180基本上可以說是半廠機而非套件,整個模組只需要處理電源跟輸出入接線即可,幾乎沒有需要用到烙鐵的地方。

線材的選用雖然有考慮用比較高級的機內線材,但是實在懶得出門採購,先用倉庫備料整捆的鐵福龍鍍銀線替用,先Run in一陣子之後再考慮是否增加線徑。

聲音表現
乾淨與平衡是一開始的印象,雖然機內配線很隨意,變壓器距離模組也不到五公分,但是幾乎沒有任何的Noise,CD一放進去,很高的解析度,充滿空氣感的聲音。

未完待續....還有一台 UcD180 交換式電源版正在組裝中,等到兩套系統都上線之後,在詳細討論聲音表現。